最新消息

認識櫻花蝦 2013.10.30

  櫻花蝦
 櫻花蝦(Sergia lucens Hansen)俗稱「花殼仔」,屬群聚性浮游生物,蝦體本身佈滿紅色素及161個發光器,當漂浮於水面時,眺望之其色澤和型態如同日本國花櫻花般小巧可愛,故而得名。全世界只有在日本靜岡縣的駿河灣海域,和台灣東港溪出海口附近,即從東港至枋寮一帶海域,發現其蹤跡。據漁業專家的調查研究指出,此二處漁場屬新生海溝地形,極適宜櫻花蝦的繁衍生殖。早期拖網業者並未重視其經濟價值,甚至把捕撈上岸的櫻花蝦與燈籠魚之類的下雜魚,混雜絞碎成魚漿,充作養殖漁業的飼料。東港櫻花蝦漁業的歷史,要追溯到1950年起,當時是以搖鐘網(俗稱討鐘網)捕撈,數量不多,而且只是捕撈底棲魚類時的混獲物而已。櫻花蝦的捕撈技術、網具的製作都較具專業性,完全是靠長年累積的經驗傳承而來,並非所有漁民都能勝任,因此從事櫻花蝦捕撈作業者,大多是東港地區的漁民。櫻花蝦外型小巧玲瓏,成蝦約3~4㎝大小,外殼細薄柔軟,肉質鮮美甜嫩,富含高鈣、磷、粗蛋白質等多項營養成分,是小孩及老人最佳天然鈣的攝取來源,亦是女性美容及產婦的最佳營養補給品。本地的加工業者大多作成乾製品,以外銷日本為最大宗,因為風味獨特,口感極佳,廣受日本人喜愛,也為我國賺取不少的外匯。為維護如此珍貴的海中資源,避免竭澤而漁,並建立一套公平合理又能保障漁民生計的制度,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為採捕期,其餘時間則為禁捕期,不得進行捕撈,如有違犯,經查證屬實,除送縣府查辦外,並科以罰金。而且規定作業船隻每航次的漁獲量不得超過10箱(200公斤含箱重),如此對櫻花蝦的生態保育有相當的助益。資料來源:東港區漁會

訊息備註內容